福建平潭“蓝眼泪”:“踏浪而来”的爆款IP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3-04-30 10:15:45

4月28日夜幕降临,海浪中泛起一阵阵蓝色涟漪,宛如漫天繁星散落汪洋大海,如梦似幻……福建平潭又一次迎来了“大自然的馈赠”,这种难得一见的生态景观被游客们称为“蓝眼泪”。

这是在福建平潭拍摄的“蓝眼泪”。(念望舒摄)

火出圈的“蓝眼泪”究竟是啥?


【资料图】

“平潭‘蓝眼泪’绝大部分是由夜光藻形成,它体内有荧光素酶和荧光素,当受到外界扰动时,荧光素会和氧气发生反应,这个过程会释放蓝光。”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淳说,夜光藻无毒,对人体无害,且对环境没有影响。

每到一年中的“蓝眼泪”爆发期,便有无数人慕名前来观看“蓝眼泪”。过去,平潭“蓝眼泪”未能被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养在深闺无人识”。随着时间推移,它的神秘面纱正逐渐被揭开。

研究发现,夜光藻发光需要耗能,因此“蓝眼泪”只能短暂出现,成为带不走的自然奇观。经过实验,当“蓝眼泪”从大海装进瓶子后最多只能发光100秒左右。

记者好奇,全球这么多海边城市,为何只有平潭的“蓝眼泪”受到追捧?陈淳说,夜光藻在平潭外海广泛分布,经潮汐、洋流作用在平潭近岸聚集,受益于闽江入海带来的营养物质,能够大量繁殖。

“蓝眼泪”为何从自然现象变为旅游产品?

“蓝眼泪”的走红,源于一场美丽的邂逅。

平潭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念望舒告诉记者,2012年夏天,他和同事去平潭的一处海边露营,偶然发现海水泛起了蓝色光带。第二天,他带着相机拍照并把“蓝眼泪”照片发到当地的报纸和网媒上,平潭“蓝眼泪”由此走进大众视野。

“男女老少,谁看到了都会沉醉。”平潭摄影家协会秘书长林典莹说,如今平潭摄影家协会有20多名摄影师在拍摄“蓝眼泪”,并参加摄影比赛,举办“蓝眼泪”专题网络摄影展,通过绝美的视觉呈现让外界了解“蓝眼泪”。

记者注意到,每当“蓝眼泪”爆发时,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和网络主播实地拍摄,在线上直播间带领网友足不出户云上观看“蓝眼泪”。

“去年以来,‘蓝眼泪’吸引了40多家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全网累计观看量超500万人次,掀起了一阵又一阵观看‘蓝眼泪’热潮。”平潭综合实验区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郁川说。

数据显示,去年4月至6月“蓝眼泪”爆发期,平潭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3.04亿元。

“蓝眼泪”这一爆款IP是如何打造的?

“蓝眼泪”受水温、天气、风向等因素影响,形成条件苛刻,可遇不可求。“有不少游客运气不佳,来到平潭后未能如愿看到‘蓝眼泪’。”平潭气象局工作人员林彦婷说,2017年,对平潭“蓝眼泪”做预报的想法在她心里萌生。

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林彦婷和同事筛选出与“蓝眼泪”关联性较高的气象因子,建立“蓝眼泪”气象条件预报模型,以此呈现“蓝眼泪”爆发的概率。为了提高“蓝眼泪”预报的准确性及科学性,去年5月,平潭首次试用浮游生物水下成像仪,在水下直观监测夜光藻的数量变化。

通过多部门合作,一款名为“蓝眼泪预报”项目上线。记者点开“畅游平潭”小程序发现,上面显示着未来3天“蓝眼泪”的爆发概率。

“蓝眼泪”为媒,当地政府着力开发相关主题旅游产品,鼓励旅游从业者引入“蓝眼泪”相关项目,研发“蓝眼泪”文创产品,全力打造“蓝眼泪”品牌IP。

在咔溜岚岛国际青年旅舍,多间客房由“蓝眼泪”元素打造;位于北港村的“海萤·画舍”,让游客现场体验创作“蓝眼泪”丙烯画……“我们通过文创产品宣传本地美景和文化的同时,还为大家提供旅游咨询服务。”平潭咔溜帮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薛华福说。

“我们围绕‘蓝眼泪’推出观星夜游、实景演艺、主题研学等特色业态产品,指引IP形象升级,助力平潭国际旅游岛全方位开拓国内市场、走向海外市场。”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吴运平说。(记者周义)

关键词:

文章推荐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用4年的时间等到花开

    当你们急于一件事情的结果,或者焦虑于为何落后于人的时候,不妨想一想校园里的蓝花楹,我们用了4年的时间等到了花开。只要你认准了路,慢

    深圳商报 2022-05-23
  •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

    中新网哈尔滨2月6日电 (周晓舟 记者 史轶夫)中国铁路哈尔滨局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哈尔滨铁路迎来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6日至7日预

    中新网 2022-02-07
  •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瑞雪迎春”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刘文曦)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上首设5G超高清演播室,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瑞

    中新网 2022-02-07
  • 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新春走基层)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中新网郑州2月6日电 题: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用锤子“

    中新网 2022-02-07
  • 西湖守兰人的春节美丽故事:花苞为伴 手留余香

    中新网杭州2月6日电 (记者 谢盼盼)守望花苞,这是西湖守兰人许晔的春节故事,春节正是兰花花苞开花的重要时期。  今年春节里,浙江

    中新网 2022-02-07
  •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众测
  • more+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