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持续高温,还要热多久?

来源:正观新闻   时间:2023-07-08 05:20:13

昨日下午,河南省气象局召开新闻通报会,介绍河南此轮高温天气过程的成因、未来发展情况等。

此轮高温过程将持续至10日


(相关资料图)

7月5日以来,河南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北中部大部出现最高气温≥37℃,部分县市出现最高气温≥40℃。其中,123个县(市、区)共881站次最高气温≥37℃,39个县(市、区)共119站次>40℃。最高温前三站分别为:林州市采桑44.1℃、林州市黄华机场44.0℃、林州市陵阳43.9℃。林州国家气象站达43.3℃,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42.7℃)。预计此轮高温天气过程将持续至10日,北中部大部分县市最高气温维持在37℃以上,具有持续时间长、极端气温高、影响范围广的特点。

针对此次高温天气,河南各级气象部门严密监视天气变化,递进式开展影响预报和气象风险预警服务。4日省气象局发布《重要天气报告》,5日省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7日9时升级为高温红色预警,7日11时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及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召开高温天气防范应对调度会议,对高温可能造成的电力能源供应、交通、户外作业、公众健康等方面进行会商研判,并就高温防范应对工作进行部署。

专家分析持续高温成因

据河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宁介绍,造成河南持续高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低层受到暖气团的控制,而且暖气团比较强大,持续时间也比较长。

其次,从天气形势上来看,河南高空受高压脊的控制,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烈,非常有利于气温的升高。同时在高压脊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造成下沉增温的效应,也是气温升高的有利因素。

再次,目前已到夏至节气,昼长夜短,白天日照时间比较长,有利于气温升高。

最后,7月上旬由于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在江淮地区,华北、黄淮一带相对湿度比较小,干燥的空气也是有利于气温的升高。

基于这些原因,预计7日到10日,河南将会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郑州、安阳、鹤壁、濮阳、新乡、焦作、济源等部分县市最高气温有望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高温天气注意做好防范

高温天气,该如何做好防范?气象部门给出建议。

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魏芳芳介绍,本轮高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像省会郑州,预计7日到10日,连续4天最高气温都在40℃或以上,而且一天中最低气温也超过25℃。建议公众10时到16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不做高强度的运动和重体力劳动,谨防中暑或热射病;如需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暑防晒措施,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由于晴热天气“超长待机”,建议车主加强对车辆的检查和养护,车内禁放易燃易爆品。另外,持续性高温天气下用电需求加大,生产生活中要警惕因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注意用电安全。

河南目前为干热型高温天气

河南高温一般分为干热型和湿热型,其环流形势有明显的不同。干热型高温一般出现在6月到7月上中旬。此时副热带高压在海上,影响我省的主导环流系统为贝加尔湖暖高压,经蒙古至贝加尔湖为一高压脊,在较强的暖气团和高压脊控制下,我省多以晴热天气为主;且进入夏至时节后,白昼最长,长时间日照也为高温的形成和维持“加了一把火”,表现为气温高、湿度小,我省目前出现的高温过程就是这种形势所致。

首席科普专家教你 如何应对高温天气

连续高温天气,有啥科学应对方法?7月7日,记者采访7名我省首席科普专家,围绕气象防灾、安全生产、卫生健康、心理调适、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土壤保墒等领域,给市民提出科学应对提醒建议。

日常生活:做好防暑降温

省首席科普专家、气象高级工程师张金萍给大家提出四条建议:高温中暑气象风险高,尤其是上午11点到下午4点,应尽量避免此时段户外活动,做好防暑降温。高温天驾车出行建议定期检查胎压等车辆状态。

注意用电安全。从炎热室外进入空调房,应提前将汗擦干,出汗后要及时换衣。

生活中多补充水分,适当吃一些清凉解暑的食物,保证足够睡眠,必要时也可准备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安全生产:加强防灾意识

省首席科普专家、省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协会秘书长李青松认为,持续高温及短时强降雨、雷暴天气,除了引发自然灾害以外,还可能会给生产经营、居家生活带来人身伤害及健康危害。易燃易爆场所要做好防雷击、防火等措施。

居家生活注意关注气象预报,防范大功率电器以及线路或电器设备起火引起的火灾;外出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到山区、河边游玩要防范短时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暴发、泥石流等灾害;尽量避免到陌生水域游泳、戏耍。

身体健康:科学补水

省首席科普专家、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李昕从身体健康方面给出建议。

他说,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病患者要避免室外温度高时在户外活动,锻炼运动量要适度。同时,要注意科学补水,采取少量多次补水方式,温白开水为宜。空调温度以26℃~28℃为宜,合理午休。饮食采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盐分的饮食结构。

天气炎热会使人的情绪焦虑不安,因此要保持心态平和,心脑血管患者需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如身体突发不适,及时妥善就医。

情绪管理:深呼吸缓和情绪

省首席科普专家、郑州大学教授张瑞星提醒说,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高温天气时,脑部供血下降,容易犯困,注意力下降。人的心理忍耐度下降,情绪容易出现烦躁、焦虑、愤怒等。因此,他建议大家可以心理暗示自己内心平静,用温和的语言与他人沟通,当想发脾气时,用倒数或深呼吸来缓和情绪。

农业:蔬菜高温怎么养

省首席科普专家、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段敬杰给大家提醒。

设施蔬菜高温热害预防措施:

遮阳网覆盖及加强通风。在棚膜上30厘米左右处覆盖遮阳网,可以降低设施内3℃~5℃。在设施两头及棚地脚和上部保持对流,可以降低设施内2℃~3℃。灌水。设施内地面灌大水,以水调温,可以防止高温危害与干旱胁迫同时发生。行间盖草。行间盖草10厘米,既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地面湿润,又可以降低土壤温度,减少果实日灼病、疫病、炭疽病的发生。

露地蔬菜高温热害预防措施:

及时抗旱排涝。高温强光条件下,发现早晨地面发干发白,就进行隔垄浇水。防止植株徒长。当发现植株有徒长现象时,及时喷洒甲哌鎓、多效唑、稀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株长势。

畜禽方面:避免热应激

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后张春辉表示,夏季高温会导致动物热应激,他建议,利用已有设备实施物理降温,如空调降温等。利用好兽医医用药物,如抗热应激草药或者草药提取物。采取综合措施,对动物健胃助消化、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其他刺激等。

农作物:壮根壮苗以水调温

省首席科普专家、周口市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畜牧研究所所长黄玉波说,持续强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可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应对:

壮根壮苗。作物前期,通过科学的肥水管理,壮根壮苗,提高作物高温抗逆能力。

以水调温。玉米、大豆、花生等露地作物在关键生育期遇到持续强高温天气,应及时浇水灌水,降低地温;大棚可采取喷雾和遮阳降温。

叶施或根施水溶肥。叶面喷施或根施富含氨基酸、微生物菌剂和营养成分等的水溶肥,增强作物抗高温能力。

(记者 武建玲 李娜/文 周甬 徐宗福 尹金凯/图)

关键词:

文章推荐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用4年的时间等到花开

    当你们急于一件事情的结果,或者焦虑于为何落后于人的时候,不妨想一想校园里的蓝花楹,我们用了4年的时间等到了花开。只要你认准了路,慢

    深圳商报 2022-05-23
  •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

    中新网哈尔滨2月6日电 (周晓舟 记者 史轶夫)中国铁路哈尔滨局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哈尔滨铁路迎来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6日至7日预

    中新网 2022-02-07
  •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瑞雪迎春”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刘文曦)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上首设5G超高清演播室,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瑞

    中新网 2022-02-07
  • 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新春走基层)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中新网郑州2月6日电 题: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用锤子“

    中新网 2022-02-07
  • 西湖守兰人的春节美丽故事:花苞为伴 手留余香

    中新网杭州2月6日电 (记者 谢盼盼)守望花苞,这是西湖守兰人许晔的春节故事,春节正是兰花花苞开花的重要时期。  今年春节里,浙江

    中新网 2022-02-07
  •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众测
  • more+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