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文物讲故事·解码三星堆丨这尊青铜鸟足神像,印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3-08-01 22:05:05

新华社成都8月1日电题:这尊青铜鸟足神像,印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新华社记者王丁、童芳


【资料图】

在新落成的三星堆博物馆内,有这样一件文物,融合了三星堆文明、夏商文明的典型特征,也兼具了良渚、仰韶、石家河等文明的印记,它就是青铜鸟足神像。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二楼,专为青铜鸟足神像辟出展陈单元,参观者莫不啧啧称奇。凸目獠牙、人鸟合体。这尊神像,上着交领锦衣,下穿云雷纹紧身短裙,双足似鸟爪突出。它头顶朱砂彩绘觚形尊,手撑方座罍,身体向后翻起,踏在一对怪鸟之上;一位头戴高冠、缀象牙耳饰、握凤首龙尾法器的“祭司”立于觚形尊之上,脚下卧着一条威风凛凛的龙……神像形态之复杂、内涵之丰富,彰显了三星堆先民浪漫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是中国青铜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这是7月17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拍摄的青铜鸟足神像局部。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据了解,青铜鸟足神像由多个祭祀坑里出土的文物部件拼接而成。考虑结构安全问题,目前文物实体无法凑在一起,于是考古学家利用AI和3D打印等科技手段,结合手工拼对,成功复原了这件“国宝”的相对完整形态。

“尊和罍是夏商文明的典型器物,鸟足神像显然是三星堆的创造,这一罕见的青铜艺术杰作是夏商文明与三星堆文明的完美结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说。

这是7月21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拍摄的青铜鸟足神像(研究性复原)。新华社记者 童芳 摄

这件通高超过米的艺术品,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更是意味深长。

这是7月17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拍摄的青铜鸟足神像局部。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认为,这件文物由独立的几个部分多次铸接而成,体量巨大,造型复杂且独特,应为古蜀时代祭祀太阳神用器,主体应为人面鸟身像。

《山海经》记载:“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鸟为沟通天地人神的使者,人鸟合一的形象被赋予了神性。

这是7月26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拍摄的青铜鸟足神像局部。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在三星堆的文物中,时常能找到中国古代神话的线索,比如近4米高的青铜神树,应是三星堆人想象中的“扶桑”“若木”;这件青铜鸟足神像,应是对神灵的崇拜。

“史前艺术中,有一些半人半兽的艺术形象,这样的形象都被我们认作是神面,是神灵人格化的偶像。这不是人像,应当是神像。”王仁湘说。

这是7月17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拍摄的青铜鸟足神像局部。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他表示,从这件青铜鸟足神像的神面上,勾勒出更加广泛的文明交融图景。不止三星堆,在黄河流域仰韶文明的彩陶上,长江流域石家河文明、良渚文明的玉器上,都刻画着獠牙神面的形象,獠牙神面是太阳神的象征,体现了古蜀的太阳崇拜。

“不论是绘在彩陶上或是刻在器物上,南北都非常强调獠牙的细节,暗示着已经存在艺术交流与信仰认同。只是三星堆的獠牙神面形象出现时间更晚,是对史前文明的继承和延续,说明中华各区域文明在更广阔的时空内的交流融合。”王仁湘说。

这是7月17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拍摄的青铜鸟足神像局部。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凸显中国人精神图腾的龙的形象,在青铜鸟足神像上出现两次。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为典型的中国龙,三星堆人对龙的崇拜与中华其他区域完全一致。

这是7月17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拍摄的青铜鸟足神像局部。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鸟兽人合体,翔止自如,神性满满。这件三星堆先民创造的艺术杰作,闪耀着中华大地多个区域文明交流互融的光芒,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实例。

关键词:

文章推荐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用4年的时间等到花开

    当你们急于一件事情的结果,或者焦虑于为何落后于人的时候,不妨想一想校园里的蓝花楹,我们用了4年的时间等到了花开。只要你认准了路,慢

    深圳商报 2022-05-23
  •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

    中新网哈尔滨2月6日电 (周晓舟 记者 史轶夫)中国铁路哈尔滨局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哈尔滨铁路迎来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6日至7日预

    中新网 2022-02-07
  •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瑞雪迎春”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刘文曦)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上首设5G超高清演播室,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瑞

    中新网 2022-02-07
  • 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新春走基层)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中新网郑州2月6日电 题: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用锤子“

    中新网 2022-02-07
  • 西湖守兰人的春节美丽故事:花苞为伴 手留余香

    中新网杭州2月6日电 (记者 谢盼盼)守望花苞,这是西湖守兰人许晔的春节故事,春节正是兰花花苞开花的重要时期。  今年春节里,浙江

    中新网 2022-02-07
  •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众测
  • more+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